【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一項】行為人如能供出毒品來源,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,就應有本條第一項之適用,並非行為人必須自白犯同條項所列之罪,始稱充足,因所稱之犯罪者,係以法院認定、判斷之結果為準。

【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一項】行為人如能供出毒品來源,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,就應有本條第一項之適用,並非行為人必須自白犯同條項所列之罪,始稱充足,因所稱之犯罪者,係以法院認定、判斷之結果為準。



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:「犯第四條至第八條、第十條或第十一條之罪,供出毒品來源, 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,減輕或免除其刑。」旨在鼓勵毒品下游者具體供出其上游供應人,俾進一步擴大查緝績效,揪出其他正犯或共犯,以確實防制毒品泛濫或更為擴散。所稱之犯罪者,係以法院認定、判斷之結果為準,非謂行為人必須自白犯同條項所列之罪,始稱充足。具體言之,縱然以持有、施用毒品人之姿,供出其毒品來源,而經查明起訴或認定其身分實係販賣或誘人施用或轉讓(下稱販賣等)者,仍有該第一項寬典之適用。換言之,經起訴販賣等者,縱否認販賣等,辯稱僅係施用、持有,如確能供出毒品來源,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,仍應有該第一項減免其刑規定之適用。否則無異強迫須自白販賣等犯行,且供出來源,始得邀減免,不唯混淆該第一項、第二項之規範目的,且違背被告不自證己罪原則。(參照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4124號)

延伸閱讀:
延伸連結: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點交協議書

【訴訟書狀範例免費下載】刑事告訴狀(刑法恐嚇罪) 黃建霖律師

民法第75條「無意識」、「精神錯亂」認定標準